斋醮

斋醮
(齋醮, 斋醮) 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前清心潔身曰齋。 齋, 《說文》: 〝戒潔也〞。 注文引《祭統》曰: 〝齋之為言齊也, 齊不齊以致齊者也〞。 湛然純一謂之齊, 肅然警惕謂之戒。 齋戒聯稱, 若析言之, 如七日戒, 三日齋﹔若統言之, 則以戒訓齋, 故齋戒之義無別。 《禮‧曲禮》: 〝齊戒以告鬼神〞。 《孟子‧離婁》: 〝齊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〞。 《雲笈七籤》卷三十七《齋戒》曰: 齋者齊也, 齊整三業。 外則不染塵垢, 內則五臟清虛, 降真致神, 與道合真。 其法略有三種: 一設供齋, 可積德解愆﹔二節食齋, 可和神保壽﹔三心齋, 即疏瀹其心, 除嗜欲, 澡雪精神去穢累, 掊擊其智絕思慮。 蓋所以〝無思無慮則專道, 無嗜無欲則樂道, 無穢無累則合道〞。 以上三者, 即祭祀之齋與心齋也。 合三者統言〝齋法〞。 《道藏‧洞玄部‧威儀類‧齋戒籙》所記齋法有: 洞玄靈寶六齋一直、 年六齋、 月十齋、 六種齋、 二種齋、 十二齋、 八節齋、 齋直、 釋齋有九食法、 說雜齋法、 陰陽雜齋日, 等等。 醮: 是古代一種禱神的祭禮。 宋玉《高唐賦》: 〝醮諸神, 禮太一〞。 道教用稱祈福禳災道場曰醮, 或曰〝打醮〞。 《道藏‧靈寶領教濟度金書‧設醮》曰: 〝自古建齋無設醮之儀, 只於散壇拜表後鋪設祭饌……備以茶酒列於壇心, 自三寶而下至於三界真司、 將吏神祗, 無不召請, 三獻宣疏, 蓋酬其圓成齋福, 翊衛壇場, 辟斥魔靈, 宣通命令故也……諸齋後設醮, 名為謝恩〞。 齋事畢終而設醮, 《靈寶玉鑑‧設醮辨》所云: 〝所以將恭敬之實也, 且以答上下神祗之陟降也, 亦以謝即往之咎也……諸神效勞日久, 得以善終乃事, 未必非神之功, 是又不容無此醮事以補報也〞。 道教在隋代以前, 以降致真神道場謂之齋﹔以酬神謝恩道場謂之醮。 隋、 唐時把齋醮聯稱, 稱作〝齋醮〞。 把求福免災的設壇祭禱儀式, 統稱為齋醮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